第270章(2 / 2)

千山记 石头与水 3747 字 16天前

苏相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,稳住帝都,稳住边关,陛下的江山便安稳了。

靖南公突然道,“前朝事自有陛下做主,后宫之事如何,还请陛下示下?”

穆延淳道,“太后悲痛之下病倒,姑妈与妃母们皆已年迈,我,朕已交由太子妃。”说到“太子妃”三字时,穆延淳与苏相道,“太子妃,朕元配发妻,贤德端重,贵淑懿肃,先帝亲赐婚事,今当立皇后。后宫之事,也好交给皇后了。”

苏相垂下眼睛,低身应道,“是。”

已有不少人私下不着痕迹的打量靖南公,一面拿袖子抹泪,一面暗道,这姓柳的抱大腿抱的还真快啊!

当二十七下的丧钟在帝都城响起时,整个帝都城都将鲜艳的物件儿收起,换上清一色的白色。

山河同悲。

后宫有谢莫如,穆延淳也放心。

实际上也是,如今天热,除了皇室公主郡主,诸藩王妃、先帝妃嫔,还有外臣诰命,一起子一起子的进宫哭陵,谢莫如让内务司多多用冰,还有诰命瞧着是大着肚子来的。请示过穆延淳后,允许有身孕诰命回家休想,不必进宫哭灵,还有,七十以上的诰命亦无需进宫,这也是恩典了。

除此之外,谢莫如还得交待给大郎几个,勿必把穆延淳照顾好了。

老穆家的人,于亲情上都有些个心软,如穆延淳,当年苏皇后身亡之事,穆延淳是打心底不满,谢莫如劝他忍下来,这份不满就压在了心里。可如今,穆元帝大行,穆延淳也是真正伤感,那些眼泪,不是假的,不是作态。谢莫如还担心他哭坏了身子,得让几个儿子劝着些,又托付了四皇子一遭。

穆元帝这一生,有谢莫如这样的敌手,也有苏相这样的忠耿之臣,其实,他在朝中人缘儿不错,连谢老尚书这样早就致仕的都来宫里哭了一回。谢家对穆元帝更是百般滋味,先时把魏国夫人赐婚给谢松,谢家都觉着是把脑袋系裤腰带上,不知什么时候就担心穆元帝妒心大发把谢家灭了。直至后来,谢贵妃生下皇子,谢柏赐婚宜安公主,谢家才算渐渐安心。还有,谢莫如多不容易啊,二十年的付出,与五皇子同甘共苦,五皇子终于做了太子,穆元帝却想换太子妃,谢家是如何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哪。但,谢家一门,一尚书一侍郎一驸马一贵妃一太子妃,阖帝都,试问比谢家更显赫的有几家?

这些荣耀亦是穆元帝所赐,谢老尚书也哭的伤心。虽然她也盼着孙女做皇后,但,也没盼过穆元帝过身哪!

连谢老太太也来了,谢莫如道,“祖父祖母这般年岁,心意到了就是。”

谢老太太气色尚好,道,“咱家是娘娘的娘家,凡事更不能有错漏,不然,该叫人说咱家是仗着娘娘无礼呢。”

谢莫如道,“我生来便要被人所议,现在如此,以后亦将如此。”

谢老太太忽然眼中一酸,滚下泪来。她与谢莫如,自始至终不是特别亲密的祖孙关系,但,谢莫如走到这一步是何等艰难,她是知道的。谢老太太劝她道,“那都是些不了解娘娘贤德的小人,娘娘不必将小人的话放在心上。”谢老太太知道,穆元帝过身后,谢莫如在灵前没有一滴眼泪,已有不少闲话。只是,谢莫如已是皇后之身,再有什么闲话,也说不到谢莫如面前。谢老太太却是替谢莫如伤心,故此,谢家对大行皇帝身后之事不敢有半分懈怠,就是为了堵小人的嘴。

谢莫如自己并不觉如何,高处从来不胜寒,何况是些小人言语。见谢老太太没明白她话中之意,谢莫如也只是道,“祖父祖母还需保重身体才好。”

谢老太太都应了。

穆元帝在昭德殿停陵二十七天,而后,发丧,将穆元帝棺椁送入皇陵安寝。那里,已先行躺进了穆元帝的元配褚皇后,以及第二任继后胡氏与新帝生母苏皇后,今移椁入陵,断龙门一下,整个穆元帝的陵寝就此彻底封闭,以后,年年岁岁,子孙过来祭拜。

为穆元帝发丧自然也是穆延淳带头,诸藩王、皇孙、公主、郡主、大臣、诰命随行,谢莫如自然也在送葬之列。谢莫如望向这巨大恢宏的陵寝,行礼完毕,就要随穆延淳回宫了。

谢莫如突然问,“辅圣公主的陵在哪里?”

穆延淳哭了这些天,现下已好些了,带着妻子去了辅圣陵,谢莫如要看的不是辅圣陵,她指着辅圣陵畔的一处小小墓地,问,“我的母亲,就安葬在这里吗?”

相对于皇家陵园的各种气派,魏国夫人的墓地实在有些小,但,这已是陪陵的标准制式。墓小,碑自然也不大,上只有一行字:魏国夫人方氏之墓。落款没有名字,但谢莫如认得,这是穆元帝的笔迹。

谢莫如一身素服独自孤立于魏国夫人墓前,穆延淳心下发酸,上前与妻子并肩而立,道,“每年随父皇祭陵,我都会代咱俩祭一祭岳母。”

不必穆延淳吩咐,内侍已取来黄纸火盆,谢莫如一概不用,只是上前一步跪下,沉沉的嗑了三个头,之后便自行起身,侧开脸,与穆延淳道,“陛下,我们回吧。”

穆延淳目光所见,谢莫如已是泪流满面。

☆、第359章 皇后之二

穆元帝出过大殡,穆延淳整个人都瘦了一圈。

谢莫如又开始给穆延淳滋补,还得劝他,“先帝一辈子为国事操劳,陛下这般自苦,岂不是让先帝九泉之下担忧。”

“我也知道,可能是苦夏的缘故。”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总是有些复杂的,如穆延淳,就他爹办的那些偏心眼儿的事儿,他心里也没少埋怨,但他爹这一死,他也是真伤心。好在,先时母丧都熬过去了,现下父丧,穆延淳就是想多伤心,也没那空。做皇帝跟做太子不一样,做太子时,他虽也学着处理朝政,到底穆元帝尚在,心里就跟有个主心骨一般。今穆元帝离逝,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,穆延淳也唯有更加谨慎勤政。

尤其眼下,新旧交替,事务极多。

俩人现下还住在东宫,已有朝臣上表请皇帝皇后移宫之事,穆延淳就与妻子商量,谢莫如道,“咱们倒是不急,反正已是在宫里的,早一天搬,晚一天搬也没什么妨碍。就是妃母们,得有个章呈。”

穆延淳道,“父皇先时倒是与我说过,凡有子女的妃母,可随藩王公主们一道住。”

“这个也可延后。”谢莫如道,“我是说先帝过逝,名位上就得变一变了。太后娘娘,如今可得称太皇太后了。长公主该升大长公主,诸公主为长公主,贵妃为贵太妃,依次排下去,不好再用以前的封号了。再者,陛下登基,该赏也得赏。”

穆延淳拍拍脑门儿,道,“这话很是,我都忙晕头了。”当初就急着把媳妇升皇后了,没顾得上其他。

穆延淳道,“李于二人,是父皇生前定的罪,父皇病着,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没来得及安排,刑部吏部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,我让内阁推举,你看看谁合适?”说着把个折子递给谢莫如。

谢莫如道,“妇道人家,哪里好插手国家大事。先时我没插手时,都有人说闲话。”

穆延淳笑,“这里哪里话,以往有事我也是与你商量的。何况,咱们夫妻至亲,难道不比臣下更近?臣子我尚且信赖,何况你呢?天下权柄,看似在帝王手中,其实,帝王一人也做不了天下的事,无非是帝王与仕子共治。既是共治,权力便少不了下放,别人都舍得,难不成夫妻就舍不得了?你看北昌侯,最终家破人亡,皆因夫妻失和。还是李终南,若不是养个外室女,生出个祸家败业的庶子,他还是蜀中总督呢。你我元配夫妻,我做皇子做藩王做太子时,咱们都是商量着来。到我做了皇帝,反倒生分了不成?妻者,齐也。普天之下,唯你我可并肩。江山都是咱家的,哪家的正妻不管事呢。”

谢莫如道,“我是怕叫人多嘴,陛下毕竟是刚登基。”

“理他们呢,不为人嫉是庸才,也就些个闲来无事的小人胡说八道,你看内阁诸人,哪个有空成天碎嘴子呢,正事还干不过来。”虽然他爹临终前都不放心他媳妇,可穆延淳知道自己妻子,虽有些个脾气不大好,可这许多年来,是谁陪他一步步走到帝位之上,不是詹事府的臣子,也不是他爹,而是他的妻子。就如他说,他能信任诸臣,难道独不能信任他的结发妻子么?就因为辅圣曾辅政摄权,就因为方家有谋反之意?笑话!难道这二十年的夫妻感情都是假的么?穆延淳才不介意别人怎么说,就是论功行赏,他妻子也该是第一位的。正好,他在外就请教内阁,在内跟妻子商议,如此,江山必定安稳。

穆延淳觉着自己想了个好主意,就与妻子一道商量起刑部和户部两部尚书的人选来,谢莫如见提名有六人,除了刑部左侍郎、户部左侍郎,还有两位是外任总督大员,以及东宫詹事张詹事与薛副詹事。

谢莫如道,“要不说苏相是老成之人呢,张薛二人皆是跟随陛下的老人了,都是老成稳妥之人,陛下用他们也用惯了的,我看,他们就合适。”

“我也这样想。”穆延淳道,“你说,咱们这样提拔自己人,会不会……”

“什么叫自己人哪?朝中皆是陛下臣子,只是陛下了解谁深一些,知道这人适合这差使,才让他去罢了。要说自己人,小唐也是打早就跟随殿下当差呢,殿下看哪部适合他?”

穆延淳笑起来,道,“小唐那里,朕给他找了个好差使,让他去御史台就不错。”

谢莫如道,“他原是司直郎,进御史台倒也相宜。说到这个,詹事府那些人,有些是在朝中六部五寺有差使,有些就是在詹事府的差使,该趁势一并安排了,让人人都有个去处才是,也省得清闲了他们,白拿俸禄。”

“很是。”